3D打印技術的核心技術思想源遠流長,可追溯到19世紀末的美國,最早的3D打印機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,但價格極其昂貴,打印的產品數量也少得可憐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3D打印機正走出朦朧,顯示風采,展示出美好的前景,今天無論科學專家還是預測機構在談到未來科技發展時無不談到3D打印機。
3D打印是一項正在各種產業中顛覆設計、原型開發及其制造流程,并加速邁入主流市場的技術,經常出現在科展、新奇商品網站上。
時下3D打印機及其相關材料市場盡管尚未成熟,但正在快速成長,全球3D打印機出貨量于2023年預期將成長75%,2024年可望再翻一倍。
據日媒報道,在3D打印機開始普及的形勢下價格急劇下落,從以前100萬日元以上的工業用機占主流的3D打印機已降至10萬日元左右,進入個人用的低價打印機市場。系統開發商Iguazu從美國3D系統公司進口了3D打印機“Cube”,并以16.8萬日元的價格于6月在日本上市,預計2022年度內可銷售700臺。
聯泰預測,2023年全球3D打印機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1萬臺,預計占其大半的(50萬臺)是低于100萬日元的個人用機型。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報告,3D打印主要應用于快速原型制造,同時在復雜度高、容積小且需定制的產品領域應用也在加速發展,預計到2025年,3D打印全部應用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2300億美元到5500億美元,應用中最大的來源是消費應用,其次是直接制造,再次是利用3D打印制作模具。
3D打印機的最大特點是,與傳統加工成形方法相比,可在短時間內輕松獲得立體模型。這帶來了兩大優點:
一是只要有3D數據,任何人都能挑戰產品制造;二是用傳統加工及成型方法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也能一體成型。該技術有望大幅擴展產品制造范圍,并有可能成為現有制造業用來強化競爭力的關鍵技術。聯泰認為,3D打印是一項戰略技術,未來3年內可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,5年內能為市場帶來顯著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