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聯泰了解,近年來,我國3D打印機產業規模持續擴張,2015-2017年的3年間,產業規模實現了翻倍增長,年均增速超過30%。2017年,中國3D打印機領域相關企業約有2000家,產業規模已達14.5億美元,約100億元人民幣,增速略微放緩至25%左右,但仍高于全球4個百分點。2018年上半年,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維持25%以上增速。
工業級3D打印設備是行業收入主力軍
目前市場上的3D打印機多數為消費級/桌面級3D打印機,2017年工業級3D打印機出貨量僅增加了5%。但從銷售收入來看,工業級3D打印機由于其專業性極強,售價較高,2017年中國工業級3D打印機銷售收入占總體市場收入的80%。所以,雖然消費級設備支撐了出貨量,但工業級設備支撐了整個行業的銷售收入,未來工業級3D打印設備是行業收入增長的主力軍。
應用領域不斷擴大
2017年,國內桌面級3D打印機出貨量增長27%,其中約95%是個人或桌面打印機。在行業應用方面,工業產品占比達55%,3D打印機較多應用于工業機械、汽車等領域;民用產品較為豐富,占到29%,產值規模不斷提升;軍用產品占的比重為16%。
從這些簡單的數據能看出,3D打印機在消費級和工業級可以說是兩個發展極端,桌面級出貨量大, 但是成本低,價格也不高,現在淘寶一些商家一臺桌面級都能壓到500多,當然精度是不用考慮了,而且,有些桌面級打印機生產商主要依靠低價占領海外市場來反補國內,把老外也弄得很頭疼。
工業級的領域,國內自研機器有,代理國外廠商機器也有,目前主要都是在研發金屬3D打印領域,因為金屬在工業、汽車制造、航空航天、骨科、齒科醫療等眾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。之前在參加2019年tct展會的時候,整個展會85%的企業都是金屬3D打印相關。
不過受限于材料、工藝限制,不論是消費級還是工業級打印機,目前來說還處在簡單打印模型、外觀設計驗證等階段,實際大規模生產應用還有待開發。